k8凯发体育
公司新闻
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丨谱写军政军民团结奋斗新篇章
- 发布时间:2023-04-21 20:50 来源:admin
习主席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今年是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要弘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光荣传统,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推进强国强军汇聚强大力量。”这一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立起了根本遵循。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是广大军民在中国领导下的伟大创造,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943年,陕甘宁边区开展拥军运动月、拥政爱民月活动,双拥运动迅速发展到各抗日根据地。双拥运动的广泛开展,极大地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形成了军民团结、共御外侮的生动局面。80年来,“军爱民、民拥军”这一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紧跟时代形势变化和使命任务要求,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谱写了军政军民团结一心、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绚丽华章。新时代新征程,军地各级要坚决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强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在互办实事、共解难事、办好急事中促进鱼水情谊更加深厚、团结基石更加稳固,勠力同心共筑中国梦强军梦。
加强新时代双拥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作为双拥工作的重要目标。着力强化高站位的思想认识,军地双方要牢固立起“一盘棋”思想,在强国强军的共同目标下互为支持、鼎力配合,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汇聚起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强大力量。着力强化高水平的双向协作,充分利用各自优势,紧盯重大项目刚需、重大工作必需、重大任务急需,积极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老大难问题,确保把实事好事办在关键处、办到心坎上。着力强化高效益的同步发展,统筹谋划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促进军地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供可靠保障。
加强新时代双拥工作,需要军队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等,在遂行急难险重任务上打头阵、在推进基层建设治理上当骨干、在加强文明新风培育上作表率,做到地方有需求、部队见行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把新时代强军事业作为军地共同事业,突出把服务备战打仗作为双拥工作主线,广泛开展科技拥军、教育拥军、文化拥军、法律拥军等活动,不断提升拥军效能,助力部队战斗力提升,真正当好部队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坚强后盾。军地相关部门要积极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在形式、内容、手段等方面守正创新,加强需求通报、情况会商、行动配合、联合督导等机制建设,全面促进情感融合、工作耦合、力量聚合,确保双拥工作落地落实,推动军政军民团结再上新台阶。
加强新时代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既是一项政治性活动,也是一项群众性活动。要持续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宣传,充分用好社会资源广泛开展社会化拥军,引导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到爱军、拥军活动中来,打牢人民战争的群众基础,真正推动我们的国防成为全民国防。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永远是战胜困难和风险、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永远是助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强国强军的重要保证。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着力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确保在“军爱民”中合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在“民拥军”中不断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军地合力、军民同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20日正式启动,持续至4月26日——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
《报告》介绍,2022年,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稳住了基本盘,夯实了压舱石。
工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同比增长53.2%。
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随着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深入实施,5G应用已覆盖52个国民经济大类,给制造业生产模式和生产形态带来了深刻改变。
使用SpyLigation技术制作的哈士奇标志和一只狗的显微2D与3D图像。
技术咨询培训方面,借助直播带货和在线课程等方式,数字农家书屋拓展书屋的阅读属性,开发智农、富农、惠农功能。
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表示,要加快推进“工业上楼”,新增2000万平方米低成本、优质、定制化厂房空间,加快老旧工业区更新改造。
这是国家相关部门首次开展科普人才职称评定,也是首次在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评定中直奔主题创设‘科普’专业。”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用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有助于摸清生态产品构成、数量、质量等底数,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供新方法。
春末夏初,北京西部的一处科技园区,外面看上去一片静谧,里面却是热火朝天、唇枪舌剑,一群年轻人正围绕一项科技项目展开论证。
绿色是海南亮眼的底色,生态是海南宝贵的财富。习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
数据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数据安全,才能实现移动支付长足发展。应打造数据安全产业生态,建立和完善移动支付交易安全监控体系,打击移动支付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4月17日,中国科协网站发布一项关于科普专业职称评审的《通知》。通知显示,中国科协将试点开展在京中央单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具备强大的粮食生产能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全球塑造了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成功典范。
近年来,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企业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主体。
近年来,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迭代,网络平台知识传播迅速走进大众视野,构建起内容多元、渠道丰富的知识图景,而老年群体也随之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力量。
1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了解到,《关于开展2023年度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已于近日印发,根据《通知》,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研究同意,由中国科协试点开展在京中央单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让我们走近“银发知播”群体中的5位代表,感受他们拥抱新技术、释放光与热的动人情怀。